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3|回复: 0

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及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 02: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形成原因

  【摘要】 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者的特征是存在着社会性障碍、缺乏视线的接触、言语与动作的刻板性以及对变化的强烈抵抗。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及交际问题非常突出,语言失常的程度往往是测定自闭症儿童病症严重性的唯一标准。自闭症儿童的语音发展较正常儿童迟缓,更容易犯重音错误;自闭症儿童的语法结构障碍就是其重复性语言所出现的场合都是不恰当的,缺乏把自己的语言运用到特定场景中的能力;自闭症儿童的语义障碍在于其不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会话规则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不能根据会话双方的关系进行会话等;自闭症儿童的语用异常是经常出现人称代词的混用现象,反复、固执地使用某个代词,而不考虑语境和语法关系。造成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脑损伤或脑发育不全、元表征的缺失、异于常人的生活经验以及缺乏学习语言的内部装置。

  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学者Leo Kanner首次对自闭症的综合病症进行描述后,精神医学研究者、心理学研究者就陆续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个自闭症症候群产生的原因,而很少对自闭症的某一具体症状进行研究。本文拟在分析自闭症的涵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及其形成原因。

  一、自闭症的涵义与特征

  自闭症是一种罕见的身体机能失调的发育障碍性综合病症。“自闭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的,美国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通过对1 1名儿童的临床观察而于1943年发表题为《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一文,第一次对自闭症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1944年澳大利亚医生Hans Asperger也单独发表了关于儿童期的自闭性精神病的研究论文。自此,对自闭症的研究就逐渐成为精神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自闭症并不是一种新的障碍,因为从过去的历史资料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关行为古怪、不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的人物的记载,这可能就是自闭症综合症候群的表现,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自闭症的发病率比较低等缘故,导致研究者一直没有关注这一问题。自Kanner首次发表关于自闭症的研究论文之后,这一问题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迄今,对自闭症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研究也不断深入和丰富,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和研究成果。

  事实上,自闭症并不是一种新的障碍,因为从过去的历史资料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关行为古怪、不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的人物的记载,这可能就是自闭症综合症候群的表现,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自闭症的发病率比较低等缘故,导致研究者一直没有关注这一问题。自Kanner首次发表关于自闭症的研究论文之后,这一问题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迄今,对自闭症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研究也不断深入和丰富,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和研究成果。

  Leo Kanner在其《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一文中详细描述了他所研究的1 1位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一瑚,如极端的自闭性孤立、保持同一性的强迫性要求、出色的机械记忆能力、模仿言语的迟缓、对刺激的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类型的局限性、良好的潜在认知能力以及高智力水平的家庭等等。1956年,他又进一步将极端的孤立与保持同一性的强迫要求看作自闭症的核心症状,而其他症状均是由这一核心症状派生出来的Pso。由于Kanner当时所研究的儿童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他所概括的自闭症儿童的特征并不完全适用于临床诊断的要求,其后的众多研究成果均说明了这一点。Wing和Gould(1979)的研究发现,除了Kanner所说的特征外,自闭症儿童还有一些其特征,并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障碍划分为孤立型、被动型和古怪型三种类型,将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看作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特征。他们认为“具有社会性障碍的儿童全部表现出反复性的刻板行为且几乎所有的儿童在言语和象征活动上表现出异常或欠缺。这些障碍发生在一起的倾向非常明显”。A.Shah等人(1982)对成人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目前,Wing和Gould所提出的自闭症的三个主要症状已经成为临床诊断自闭症的基础和标准。

  二、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及交际问题非常突出,语言失常的程度往往是测定自闭症儿童病症严重性的唯一标准。Kanner所研究的11名儿童中,没有一个属于语言发展正常的。虽然他们的口齿较为清楚,但其语言往往是一些不符合上下文的背诵出的短语及句子,语言完全没有创造性,因此也没有什么交际价值。Kanner之后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有些自闭症儿童终生默默不语,从不说话;有些则说话迟缓、话语所含内容甚少,倾向于以手势来表达其愿望和要求;有些则在语言中缺乏基本的比喻,也难以理解他人语言中的比喻;还有一些则不主动与别人交谈,即使交谈也不能维持话题,出现自说自话的现象,有时甚至出现没有原因的大喊大叫、奇妙的音调以及失去节奏平衡和不同寻常的说话方式等现象。这就说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不仅是发展迟缓、没有创造性的问题,而且与正常儿童相比,还存在着“变异”状态以及语用功能不全等问题。

  Hobson等研究者认为,“对人关系性”(perpersonalrelatedness)不全是造成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基础和本质性原因 J啪。Rutter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导致其人际关系经验贫乏,他们很难通过身体接触来丰富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解读他人的心灵、不能推断人际关系是如何发生的等等H n 。徐光兴等学者认为,自闭症儿童的基本障碍是对有意义的刺激形成记号化的能力存在缺陷,他们对外界输入的任何信息,都按自己固有的、单纯的、机械刻板的认知类型去处理,缺乏抽象思考的认知能力。从智力测验成绩来看,自闭症儿童在语言系列化和抽象能力等项目上的得分最不理想,因此他们很难将自己的语言运用到特殊的场景之中,也难于理解抽象的词语。当要求对抽象词语进行同义词的类推时,他们几乎无从人手。自闭症儿童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出独特的异常类型。由于语言应变能力差,他们往往不能准确及时地理解和把握语境和语脉。Baron— Cohen等人(1986)的实验研究则表明,自闭症儿童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的平均心理年龄高于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但在心理故事类别中的表现则不如其他两组,他们不能对故事人物的心理进行归因,因此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

  近30年来,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自闭症儿童的语音发展而言,Bartolueei等人(1976)的研究表明,虽然多数自闭症儿童的语音较为清晰,但其语音发展较正常儿童迟缓,语音错误与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非常类似,他们与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所犯的语音错误不仅属于同类,而且错误频率也差不多;尽管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让人听懂,但往往缺乏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有的语调及重音。Baltaxe(1984)的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更容易犯重音错误,他们经常错误地将重音放在其他词语之上,着重强调那些不该强调的词语。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仅用语音、语调和重音来表达句子的语法关系,而且也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但自闭症儿童恰好在此方面存在着障碍和缺陷。

  就自闭症儿童的语法发展而言,Pierce和Bartolucci(1977)对自闭症儿童的语法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结构与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的语言结构差别不大,只是其语言结构和语法发展较为缓慢而已。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结构进行研究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其语言的重复性,自闭症儿童语言的重复性可分为“即时性重复”和“延续性重复”两种类型,前者是听到句子后即刻一字一字地重复,后者则是重复以前听到的句子和词语,但问题的关键是自闭症儿童的重复性语言所出现的场合都是不恰当的,缺乏把自己的语言运用到特定场景中的能力。事实上,自闭症儿童的重复性语言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重复性的话语并不具有针对性,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与他人进行交流。Shapiro(1976)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自闭症儿童的重复性语言是其语言发展缓慢的一个标志。

  从语义发展方面来看,自闭症儿童的语义发展比正常儿童要低很多,Tager—Flusberg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他还发现自闭症儿童很少利用语义关系来理解语言。在1987年的研究中,Tager—Flusberg进一步指出,自闭症儿童的语义障碍在于其对语言概念的高度信息处理和概念的灵活运用等问题上,他们不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会话规则,经常使用一些与社会规则和语境相矛盾的语言,无法理解自己与他人是有区别的这一事实,不能根据会话双方的关系进行会话等。Layton和Baker(1981)曾对一个自闭症儿童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发现尽管其大多数语义关系出现时的平均句长相同,但其对语义关系的应用比正常儿童要有限得多,而且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自闭症儿童很难运用两个句子的语义特点分辨出意义差别及语义错误,但其分辨语序的能力则超过正常儿童。

  从语用发展方面来看,由于语用能力与社会交际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从理论上讲,自闭症儿童在语用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应该最大,其语用能力要比正常儿童差得多。Bartal等人(1975)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通常对语言以及交际没有兴趣,他们很少自发地与别人交谈,谈话时也很少运用手势语;Bartaxe(1977)曾对自向型自闭症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所存在的语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能区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不能正确使用对话规则表示客气;不能区分新旧信息以致错误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陶德清(2005)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语用发展方面的最特别的异常是经常出现第一人称代词“我”与第二人称代词“你”以及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和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混用现象;Kanner(1946)在研究中曾指出,自闭症儿童有时会反复、固执地使用某个代词(如“你”),而不考虑语境和语法关系,他将此现象称为“人称代词的固着”或“人称代词的逆转”,这种代词混用现象是自闭症儿童独有的语言发展障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障碍,主要是由于自闭症儿童不能正确分辨对话中的各种角色及其功能以及对话中的规则。Hurtig等人(1982)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基本语言能力发展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在对话中主动引导话题的能力和方式都十分有限,在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显然,自闭症儿童语用能力的缺乏是导致其交际功能欠缺的原因所在。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可能会影响其社会交际、沟通交流等心理活动的进行,并进而影响其行为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形成的原因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0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