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3|回复: 0

孤独症儿童训练中的五级泛化 (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30 23: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巩固
  巩固法——能保证新学到的行为持续下去。巩固训练能使孤独症逐步自立,是他未来生活的关键环节。
  “如果在停止了一组行为的训练后,只有看到他们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又渐渐消失,你的工作就会少了许多价值。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些苦涩的教训。在为一些发育障碍儿童做了极为辛苦的语言和一些复杂行为的训练后,我们没有继续在做。而当我们终止上课两年后,我们发现他们已丢失了许多。我们有重新开了一个时间不长的训练,恢复了许多先前已有的成果,但约三年后,我们又看到第二次丢失的发生。这个跟踪研究的数据已经被广泛的讨论了。
  巩固法的原则体现在:
  缩小“课上”和“课外”的差别。
  将学校与其它环境的转换做在“不知不觉”中。“换句话说,将学校的氛围扩展到任何地方,使得孩子弄不清楚什么时候放学了,作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是,培训家长或者身边其他重要的大人,使他们成为老师,这样孩子就没有‘空白’,没有‘假期’,他的亚教育环境与教育环境就没有了差别。”
  强化方案“正常化”
  对孩子的强化方式(强化频率、强化物)要逐渐转换为在普通环境中常有的形式,具体可以体现在:
  逐渐减小强化方案的固定性,实行一个灵活多变的方案。即让孩子习惯不是所有的正确反应都要被强化。
  “在开始时你对他的每一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一旦他学会了,就要‘消失’掉一些强化,例如,随时尝试隔大约三个正确反应才强化一次。孩子会用他的反应‘告诉 ’你可以稀释得多快,如果他的行为出现减弱,就要‘稠化’上去,最终目的是你可以在十次或二十次正确反应后才强化一次。”
  逐渐使用二级强化(拥抱、握手、象征夸奖)代替基础强化(食物)。尽管基础强化物在训练新技能时很有效,但它们未必适合所有的环境,容易产生过度强化,并且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也不太有吸引力。
  使用孩子在自然环境中也能得的强化物,训练中心里教师的表演性、夸张强化方式在学校里一般没有;而学校式的强化,诸如分数或代币(红旗、五星等)在校外一般也没有,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尽量将你的强化方式和强化物“正常化”。
  将已经学习的技能与新的技能连接起来
  教孩子学习新的课题时,能够利用他已经学会的技能这样新旧两个均能得到强化。
  学会功能性(实用的)行为
  训练孩子学习一些他可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好处(强化)的行为,如一些语言表达、玩耍活动和自我帮助等。即使让他学了很多,没有实用功能渊博知识,也不会在外面的环境中得到巩固。
  “行为改变的巩固也可以并入泛化的范畴,如果孩子不区别对待学校和非学校(或者训练中心和非训练中心),他的行为就会得到广泛的巩固。还有一些尚不十分清楚的影响训练效果巩固的因素,其中有些因素涉及到大脑器官中记忆库的容量,也可能发育障碍儿童本身在学习的长期记忆储量方面有问题,目前还很难确定这一点起多大的作用。人们几乎不了解智力发育迟滞者的长期记忆储量如何。”
在这儿开块地 生根 发芽 每天浇浇水 施施肥 锻炼锻炼 学习学习 快乐成长
发音的泛化应用
在孩子语音模仿阶段,有很多单音节是不容易把握的,尤其是语言障碍的孩子,音节之间用气与不用气,舌位、气流、口型转换都是一些细之又细的分体,但恰恰又是制约孩子发音的“咽喉”,如何准确把握教孩子发音呢?下列结合实际案例做以分析:
1、要想使孩子学习发音技巧,理解发不同音节的不同方式,就必须在两个或多个音节的比较中进行,单纯的一个音节,没有区分对象,孩子就无从谈起分辨发音技巧的问题。
2、老师要分析并仔细体会发每一个音节的方法,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把发清一个音节做为总目标,把发这个音节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做为突破口的小目标,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能力的问题,发音才会简单并且不容易与其他音节混淆。
3、在发音过程中,老师要用心去观察,去听孩子的发音,或许一个小小的音色变化,就是发音的突破口,也正是老师细心找到了成功的关键。
4、面对孩子,老师一定要有恒心、信心和灵活变通的头脑。发一个音节,并非只有一个方法,更不用说各不相同的孩子,他们的基础能力各不相同,所以,老师不仅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景,找出针对性的方法,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留心观察其他老师的教学手法和技巧,或许在我们给孩子做训练陷入僵局时,借用别人某个手法,或许就可以改变现状,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5、做为集体团队,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是每一个孩子。所以,老师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多交流,并采取小组式的教学方法,或许别人的“钥匙”就可以打开“这把锁”,在很无助时,寻求别人的帮助,不仅是我们的本能,也更是为大家负责的一种体现。
6、教孩子学会发一个音节,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理解这个音节,并能在生活中去泛化使用。例如,当我们用很长的时间教孩子学会发音“吃”之后,就要拿吃的东西去为孩子创设特定情景:吃不吃?——吃,谁吃?——我吃,老师拿着孩子想吃的东西,激发孩子说“吃”,之后泛化到生活中,与吃相关的情景都要求孩子去使用这个音节,大量的强化及运用之后,孩子逐渐理解并最终表达自我需求——“吃”。
7、语音训练不怕老师教不会发音,它的主要环节就在于生活中大量泛化使用,所以,“发音”与“泛化”——语言训练中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把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22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