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晓晓 
     年龄:15岁 
     障碍类型:生活自理能力弱 
     现阶段的行为观察与分析: 
     一、优势能力 
     1、有很好的语言沟通和认知能力,能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及其功能,有一定的生活常识 
     2、有很好的主动参与和配合意识 
     3、会使用水龙头 
     二、弱势能力 
     1、由于家庭环境中,孩子的生活被包办的太多,造成孩子懒散的生活习惯。 
     2、四肢关节灵活度和协调能力欠缺,视觉定位以及视动协调较弱 
     三、下一步训练(建议)重点 
     以生活化训练融入课堂,以细节为内容,以个别化训练为形式,让孩子劳动中、学习中体会到: 
     1、劳动带来的快乐 
     2、鼓励孩子做更多的生活自理 
     四、本月训练中课题研究的重点 
     问题:孩子不会擦桌子 
     目标:  
    1、提高孩子的四肢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  
    2、学会擦桌子,让孩子在劳动中找到自信和快乐,对劳动产生兴趣; 
     3、生活小常识的掌握; 
     解决方案:通过感统训练、观察训练、生活小常识的学习、擦桌训练等,进行多途径、多通道的干预和训练。 
     解决方法流程: 
     1、感统方面: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进行摆臂、桌面上推纸球。 
     目的:提高四肢关节灵活度和协调能力,视动协调能力。 
     2、观察和对比桌面是否干净,并寻找抹布和垃圾篓,并洗抹布。 
     3、对于较大的物品,可以直接放进垃圾篓里,对于不能用手直接扔掉的物品,要洗抹布。 
     目的:观察能力以及生活小常识的学习。 
     4、擦桌子:老师先边讲解边示范,然后提示孩子擦桌:A手以脏物为定点,向一个方向反复的擦拭。B手拿垃圾篓,并固定至离脏物最近的位置,配合A手将垃圾擦进垃圾篓里,直至干净 
    目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整理物品,并归位 
     五、一个月后老师对训练效果的评估与反思:  
    通过上个月系统化、针对性的训练,我最大的体会就是: 
     1、当孩子不能进行某一项活动时,我们首先要观察和分析孩子为何不会做的原因,然后运用ABA,将大目标分解成很多的小目标,一步一步进行上升式训练; 
     2、感统训练很重要,不管孩子年龄大小,不能中断; 
     3、生活小常识和观察能力的训练要贯穿到每一项训练内容里面; 
     4、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是非常关键的,家长一要注意自觉性的培养,还有就是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孩子有兴趣、有动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且利用这样的劳动机会来训练孩子对工作程序的理解,使孩子能具备组织能力。  
    5、不要将训练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将这些训练当成例行活动去做,习惯成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