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6|回复: 0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7 2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项目五十一:讲出情感
A、说出图片上表现出来的表情(情感)
①和孩子对面会好,引起他的注意。
②出示给孩子图片(上面有表情的图),询问他:“他/她觉得怎么样?”
③提示他正确说出所见到的情绪表现。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说出别人表示出的情绪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你表演出一种表情,询问孩子:“我怎么了?”
提示他讲出正确的情绪表现,并给予强化。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某些情况下表示出某种情绪表现,问他:“你这是怎么了?”
提示他讲出他表现出的表情,并给以强化。
训练的表情包括:
① 高兴  ② 难过  ③生气  ④ 惊奇  ⑤害怕   ⑥困倦  ⑦不舒服  ⑧累
注意:运用有一定的情景下的情结晶表现的图片(比如,一个孩子摔跤后哭)。

项目五十二:分类(说出物品的分类和分类中的名称)
A、和孩子对面坐好。
给他出示某一种分类中的一个物品的图片,并询问他:“这是什么?”
他如果回答正确(比如,“猫”)再问他:“猫是什么?”
提示孩子讲出哪个东西的分类(比如“动物”),并给以强化。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讲出某种东西的分类(提供物品的卡片)
①把几种不同类别东西的卡片方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每一种分类可有一件物品的卡片)。
②让孩子讲出其中的一种分类(比如“食品”,哪一个是食物?)
③让孩子说出卡片中哪个属于这种分类(比如:“米饭”是“食物”……)并予以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讲出分类的东西(没有图片提示)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你说出一种分类来。
③提示孩子讲出这种分类中的一个东西。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分类可以包括以下的方面:
食品    玩具   蔬菜   几何形状    衣服    水果
工具   乐器   家俱    交通工具   数字     动物……

项目五十三:简单句式
A、它是……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出示给他一件物品并问:“这是什么?”
③提示他讲出:“这是球……书等。”并给以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我看……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一张图片,并问他:“你看什么?”
③ 提示他回答:“我在看(图片中的物品)”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我有……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一件物品,并问他:“你看什么?”
③ 提示他回答出:“我有一个(手中的物品名称)”,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学会了B的项目以后,可以教他说出图片中的向样东西(如:我看到了一个房子,一棵树,一部汽车……等)。使用儿童画册的内容来泛化这项技能。

项目五十四:简单地相互交流
A、我有……(物品)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把一件东西交给他,你自己手中拿着另一样东西
②举起你的东西说:“我有一个……(你的东西的名称)”,强调东西的名称,讲得慢些。
③提示(示范)孩子也说:“我有一个××(他的东西)”。他能够正确表示时就给以强化。
④几次练习后可以更换物体再练习,然后可以让他自己从盒子里挑选物体,练习句式。
⑤在他学会了表达“有什么”之后,教他其它表示(形容)物体的句式。
⑥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我看……(图片或书上的东西)
①把两张图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你指着一张说:“我看……(图片上的东西)”
③提示孩子指着另一张,说:“我看……(他指着的东西)。并给以强化
④练习几次后更换图片。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实际例子:物体
①我有一只鸭子,   我有一只牛
②我的鸭子是黄色的。    我的牛是黑色的。
③我的鸭子叫“呱呱”。    我的牛叫“牟牟(叫声)。”
④我的鸭子生活在水中。   我的牛生活在牧场。
图片、书
①我看球。     我看花。
②我看车、树          我看人和蛋糕
③我看红帽子。        我看蓝色的球。
  ④我看男孩在走路    我看女孩在作游戏。
⑤我看汽车里的女孩。我看滑梯上的男孩子。

项目五十五:相互交流社交信息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你说一句社交的句子(比如:“我叫……”)
③提示他使用同样的句式来讲(比如:“我叫……”。)讲出给以强化。
④在第一次你说出句式后,马上示范他模仿讲出。以后可以逐渐地可能自己说了。
句式的形式可以包括:
①我叫……
②我住在……
③我喜欢玩……
④我的哥哥/弟弟/姐姐叫……
⑤我喜欢吃……
⑥我的朋友叫……
⑦我的妈妈/爸爸叫……
⑧我喜欢喝……
⑨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
注意:要用孩子已经学过的句式(在简单句式中),以后逐渐教他较为复杂的句式(如:我去动物园,我最喜欢……。我今天中饭吃了……等)。教孩子与小朋友们进行这样的对话。

项目五十六:我不知道(不了解的物体和问题)
A、物体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出示给孩子一件(他认识的)东西,询问他:“这是什么?”
③在他回答了三件他认识的(无须提示)物品之后,然后同示( 第四次)他不认识的物品,再问:“我不知道。”他说了马上中 。
④马上提示他说:“我不知道?”。他说了马上强化。
⑤和以上的练习上同,逐渐地减少人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⑥询问的东西的顺序要有变动。
B、问题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问他三个他能够回答的问题(如:你叫什么?)
③然后(第四次)问他一个他不会回答的问题(比如:谁是法国总理?)马上提示他说:“不知道”。并给以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他学会使用“我不知道”回答后,可以告诉他物体是什么,或者问题如何回答。

项目五十七:学会问“那是什么”
A、训练时
①把四张孩子会讲出名字的图片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让他注意到。
②说:“告诉我,你在桌子上看到了什么?”
③提示(实践与示范)孩子从左到右逐个指出图片上的东西(比如:“猫”、“狗”、“树”、“球)……)说出后给予强化。
④做几次后用一张他还不认识的图片替换原来的图片。要求他:“告诉我你在桌子上看到了什么?”
⑤提示(实践和口头提示)孩子从左到右讲出每一张图片上的东西。他一指到不认识的东西,就提示他问:“那是什么?”
⑥先给他强化,(说问得好!)再回答他的问题(这是……)
⑦每次都要更换不同的图片,保持桌子上总有三张他认识的图片和一张不认识的图片。在反复调换中练习问“那是什么。”
⑧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在家里
①把几个孩子还不认识的物体放在家里的不同的地方。(可以把东西放在不该放的地方,比方说把水瓶塞子放在桌子上。
②和孩子在房间里活动时,看到孩子还不认识的东西,就问他“那是什么?”
③能他强化,说“问得好”。同时回答他。
④每次对不认识的东西,都要这样操作,提示要逐渐地减少。
注意:平时要清楚哪能些物品他不认识。以后可以在任何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泛化练习(比如在公园,在商场……)。最好选用颜色鲜明的,能够引起他注意的东西来练习。

项目五十八:询问“……在哪里?”的练习
A、请孩子找不回不见的东西
①把5个孩子认识(能够叫出名称)的东西放在他的身后(不能直接看见),让他看到物品在哪里(让他转身,并同时对他说:“看有球、汽车、书、铅笔和帽子”)
②让他再次将身体转过去(又不能直接看见哪些东西了)。
③你说:“去拿来(上述物品中的一个)”
④提示他找回那样东西,并给予强化。
⑤让三次找到了东西后,把其它的东西(比如铅笔)藏起来。
⑥要求孩子说:“去把……(比如说:铅笔)找出来。”
⑦孩子一到背后去找(铅笔)就提示他问:“铅笔在哪里?”
⑧马上说:“……(铅笔)在这儿。”帮孩子拿出铅笔。并给孩子强化。
⑨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在活动中
①设置一项要求孩子完成的活动项目(或程序),比如拼图或画画。
②让孩子开始操作前,先把一件必须的东西(比如:拼图中的一块或者蜡笔)藏起来。
③开始让孩子操作这项活动。当他发现缺失的东西时(比如:拼图中的一块或者蜡笔)立刻提示他问“……(拼图或者蜡笔)在哪儿?”
④马上回答说:“……(拼图或蜡笔)在这儿。”把东西给他,并且也给他强化。
⑤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⑥减少提示的方法:在第一次他一找东西时,马上给口头提示。以后逐渐延长(在他发现缺失东西到你给他提示之间的)时间,每次可延长1秒钟左右,以致他能够自己主动地问“……在哪儿?”
注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泛化这项技能。如:在出门前把他的鞋子藏起来等。

项目五十九:使用代词:你、我
A、代词“我”
①用(实践)提示给孩子作出动作(比如:手把手地让他拍手)
②马上询问他:“你在做什么?”
③提示他用正确地使用代词来回答(比如:“我拍我的手”),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代词“你”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你示范作一个动作(比如:拍手)。
③马上问:“我在做什么?”
④提示他使用正确的代词回答(比如:你拍你的手)。给予强化。
⑤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你”和“我”代词随意(交替出现)运用。
①提示孩子作一个动作(比如:给他水喝),你也可以同时作另一个动作(比如:吃饼干)。
②询问孩子:“你做什么?”或者“我做什么?”
③提示孩子正确回答,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项目六十:回答常识问题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问他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③提示孩子正确回答,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常识性的问题可以包括:
动物题目:
①狗是怎么叫的?
②什么动物“汪,汪”叫?
③狗可以做什么?(看门)
④牛住在什么地方?
⑤……
颜色题目:
①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②什么东西是黄/红/绿/兰色的?
③……
社会职业题目:
①(救火员/医生/司机……)是做什么的?
② 给我们看病?
③:
节日题目:
①(春节/儿童节/……)是什么时候?
② (十月/五月/……)里是什么节日?
③ 春节时我们做什么?
④  ……
物理物性题目:
①(糖)是什么味道?
②讲出什么东西是(酸)的?
你摸(冰)是什么样的感觉?
(雪)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东西是软的?
什么东西大?
……
季节题目:
①四个季节是什么?
②哪个季节里有……(雪/很热……)?
③……(夏/秋/……)季节我们做什么(游泳/……)?
④……
幼儿园常识题目:
①晚上天上有什么亮的东西?
②每星期有几天?
③鸡可以生什么?
④……
注意:开始最好有图片或可能观看的图片,照片作教具。

项目六十一:使用完整语句叙述图片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出示给他一张图片,同时对他说:“告诉我上面上/有些什么”?
③提示孩子使用完整的语句来叙述图片上的东西(比如:上面有个小女孩在看书……)。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可以拍一些家里人(或他所熟悉的)做事时的照片,让他对这样的照片进行描述(比如:妈妈在洗碗……)。

项目六十二:使用形容词表述一些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物体属性
A、可见的物体属性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出示给他一件物品(或图片),让他描述这件东西。
③示范给他提示。说出它的名字,再讲出他的几项特性(比如:救护车是白色的,上面有红十字,……)。开始只要求他能够讲出一个特征,逐渐要求增加到二个、三个。及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没有直视的物体属性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到你。
②要求孩子讲述一个东西(没有图片)的特征。比如:告诉我苹果是什么样的。
③示范或提示孩子讲述出该物品的特征。比如:告诉我苹果是红色的,它可以吃,是一种水果……),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对不可见的东西描述,应是已经经过可见的实物描述练习的东西。

项目六十三:回忆(回想)(刚刚或以前发生的事情)
A、刚刚发生过的事情
①叫孩子到某地做一件事(比如:待他去洗手间洗手)。
②完成后回来,问他刚刚做过的事情(你到哪儿去的?你去干什么了?你看见了谁/什么东西?)
③提示(用口头表达示范)正确回答。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①指使孩子去完成一件事(比如:去厨房吃饼干……)。
②孩子完成后回来,再和他玩一会儿(或者拼图,或者做别的什么事……)
③之后再询问孩子刚才做过的(第一项)事情(我们在拼图以前,你到哪里去了?你去那里做什么?有谁在厨房里?……)。
④提示孩子正确回答出。并给予强化。
⑤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进行这样的练习。到公园回来后,可以问孩子:我们去了哪里?我们做了什么?看到了谁?……。如果孩子感到困难,就先询问一个问题,(我们去了哪里?)以后再慢慢增加其他问题。

项目六十四、回答“……在哪儿”的问题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问他一个“……在哪儿?”的问题。
③提示给他回答出。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这类问题可以包括:
你在哪儿睡觉?            你在哪儿洗澡?
你在哪儿吃饭?            你住在哪儿?
在哪儿买菜?              炉子在哪儿?
妈妈在哪儿上班?          哪儿有滑梯?
哪儿可以看到老虎?        到哪儿可以游泳?
生病了到哪儿去看病?      到哪儿去买书?
你去哪儿理发?            到哪儿可以买到油条(汉堡包……)?
……
注意:除了口头提示(示范)以外,孩子可以使用照片、图片来作提示。

项目六十五:房间的功用
A、按照功用讲出房间的名称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询问孩子:你在哪个房间(吃饭、睡觉、……)?
③提示(用口语示范)他正确回答,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内容可以包括:
①厨房/做饭   ②卧室/睡觉   ③厕所/解手(或洗澡)   ④客厅/看电视……
注意:作A项练习时可以给他看房间的照片。

项目六十六:回答“什么时候”的问题
①与孩子对面坐着。
②询问孩子“你什么时候(睡觉/吃饭……)”的问题。
③提示他正确回答,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内容可以包括:
你什么时候睡觉?             你什么时候洗澡?
你什么时候吃晚饭?           你什么时候起床?
你什么时候去学校?           天什么时候黑?
太阳什么时候出来?           你什么时候去医院?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项目六十七:转告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让他去转告一件事(比如:去告诉妈妈吃饭了……)。
③提示他去找那个人,并转告他(应该转告的事情)。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注意:要从简单的话开始,逐渐地繁杂起来,鼓励他转告时看着对方的眼睛(眼睛对视)。

项目六十八:一样/不一样(领悟)
A、一样
①把三个物体(其中两个一样的,另一个不一样,比如2个勺子,一个球)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让他注意到你。
②询问“哪两个(些)是一样的?”
③提示(可以是手把手)他把两个一样的东西给你。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B、不一样
①把三个物体(其中两个一样,一个不一样,比如两个勺子和一个球)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询问孩子“哪个不一样?”
③提示他(用实践提示)把不一样的物品给你。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C、一样/不一样的区别
把三个物体(其中两个一样,一个不一样,比如两个勺子和一个球)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询问孩子“哪个不一样?”
提示他(用实践提示)把不一样的物品给你。并给予强化。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注意:一开始“一样”是一样的物品。然后使用同样颜色(比如红的球,和红的杯子……以颜色区分)。最后可以以种类来区分(比如2个同是水果和一种文具的同异区分)。

项目六十九:属性和分类:那个不应该在
A、属性
①把四个物体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有三个有相同的一种属性;另一个的属性不一样。比如三个红色的小汽车,一个蓝色的小汽车)。
②询问孩子:“哪个那个和其他的不是同一样的(不好放在一起)?”
③提示孩子指出(提供的)不一样的物品,并讲出它的名称(“红汽车”)。给以强化。
④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注意:开始时要简单,可以先把三件一模一样的东西和一件不一样的东西在桌子上(比如三个球和一只杯子)。这个项目操作中也可以引导孩子讲出为什么?他选的东西是不应该在的。他正确说出/指出东西后,对他说:“好,那么为什么不应该在?”然后提示他说出“因为它不是……”

项目七十: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
A、用图片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给他出示一个人在做动作(在某种场所从事某种活动——的图片/或照片(比如,一个小朋友在海滩游泳)。
③讲述图片中故事『有一天,阿毛去海边游泳』。
④询问孩子关于故事中的问题(阿毛到哪里去了?谁到海边去了?阿毛到海边干什么?)
⑤提示他(口头)正确回答。并给予强化。
⑥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B、简单地讲故事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给他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有一天,妈妈去商店买冰淇淋)。
③询问他关于故事中的问题。(如:谁去了商店?妈妈到哪里去了?妈妈在商店里买了什么?……)
④提示他正确回答出,并给予强化。
⑤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C、简单儿童故事(书)
和孩子对面坐好。
给他念儿童故事书中的一页(一、二句话)。
询问他关于听到故事内容的问题(不是要求他复述,而是回答询问)。
提示孩子正确地回答,并给予强化。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D、讲比较难的故事
①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给他讲一个四句话的故事(比如:某一天,一个叫毛毛的小朋友到公园玩,他发现了一个红色的球。他把球带回家给了妈妈,晚饭后他玩了会儿球,就睡了。)
③询问孩子有关故事中的内容。
④提示他正确地回答的答案,并给予强化。
⑤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有困难,可以从更简单的故事开始。(如“妈妈去了商店”。“谁去了商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