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4|回复: 0

应答性共同注意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 02: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 讨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3个有意义的结果。

  首先,自闭症组幼儿的共同注意与其他两组幼儿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应答性指点行为的严重缺乏。而在不同的唤起条件下,应答性视线接触的差异则程度不同。

  从对三组被试进行的应答性视线接触的结果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当接受到唤起注意的刺激后,自闭症幼儿并非完全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

  从“应答性追视行为”的平均发生率来看,AU组(自闭症)确实都低于对照组的幼儿,但是,与弱智儿童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从“应答性注视行为”的平均发生率来看,AU组(自闭症)也确实都低于对照组的幼儿,但是,与正常儿童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而只有应答性指点行为,AU组(自闭症)幼儿的平均发生率在两种实验条件下都与对照组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
其次,不同的唤起因素对自闭症幼儿应答性视线接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从所得结果来看,要唤起AU组(自闭症)幼儿的“追视行为”,他人的指点行为是较为有效的。这可能与本研究6名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尚处于婴儿期有关。因为相对于抽象的口头语言,他们更容易被形象可视的肢体语言所吸引。
而要保持他们的共同注意,则语言和指点的合力显得更为有效。6名被试中,4名幼儿没有口头的表达性语言,但他们可能已有了一定的接受性语言能力。因而要使他们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共同注意的话,有形的肢体语言与无形的口头语言合在一起,或许会增强自闭症幼儿对所展示的物品兴趣,从而延长他们的注视时间。
再者,共同注意与情绪密切相关。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看到,自身情绪对幼儿的注视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积极情绪会促进他们的应答性注视行为的产生,反之,消极情绪会抑制这样的行为产生。心理理论学家只论及共同注意行为与生理机智或社会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个实验结果发现了又一个相关变量!

  这三个结果,都给我们的教育干预带来了启发。那就是自闭症幼儿并非从不与人视线共享。这预示着对他们进行干预的可行性。

  在干预中,要尽可能以肢体动作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用语言和指点同时进行干预,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使自闭症幼儿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因为只有当他们有好心情时,他们才会对他人有较长时间的共同注意行为!

  3. 研究二 自闭症幼儿对语言加视线唤起的应答性共同注意特点

  为了探索他人视线对唤起自闭症幼儿的共同注意时所起的作用,也为了寻求自闭症幼儿组在“注视行为”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弱智幼儿组的原因,进行此实验。

  3.1 研究对象

  自闭症幼儿与弱智幼儿各5名。来源与实验1同。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自变量:教师的视线加语言,8个玩具。
因变量:追视行为。从实验起始到15秒的反应为分析内容。
  3.2.2 实验程序

  在各个被试所在幼儿园(共4所)的一间约10M2房间,将被试所喜欢的8个玩具分别放在房间的4个角落,各处摆放2个玩具,玩具摆放的高度基本与被试的视线高度相同。

  由实验者带着被试走进实验房间,相对而坐。实验者手握着被试的手,以缓慢的语调,一边说出玩具的名称,同时将视线移向所说的玩具。每一个玩具说两边,所说顺序是随机的,但同一个角落的玩具不得放在一起说。共16次。

  3.3 计分方法

  两名观察者都手握秒与其他幼儿组相比,自闭症幼儿组的主要差异表现在指点行为的严重缺乏,而在视线接触上,反应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组,持久性明显短于弱智幼儿组。

  这个研究结果不仅表明自闭症幼儿组与其他幼儿组在应答性共同注意上的主要差异所在,也引发了对研究自闭症的开山鼻祖Kanner的“自闭症儿童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18] 理论和“自闭症幼儿几乎没有视线接触,比起与他人的视线接触,更多是的视线游离”[19]理论的反思性思考。因为实验结果表明,当接受到唤起注意的刺激后,自闭症幼儿并非完全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虽然自闭症幼儿被唤起的应答性共同注意的时间十分短暂,但在短暂的视线接触中回应着他人所给予的外界刺激。

  从“追视行为”的发生频率来看,自闭症组确实都低于对照组的幼儿,但是,与弱智儿童之间并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但是在追视时间上,自闭症组大都在1-2秒之间,而弱智组幼儿大都在5秒以上。

  从“注视行为”的平均发生率来看,AU组(自闭症)也确实都低于对照组的幼儿,但是,与正常儿童之间并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自闭症幼儿并非没有视线接触,只是追视和注视的时间大都在短于2秒的瞬间。

  通过2个实验,找出了最易唤起自闭症幼儿应答性共同注意的几个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他人的“指点行为”最易激起自闭症幼儿组的应答性共同注意的反应灵敏度,因为在“语言唤起”、“指点唤起”以及“语言加指点唤起”的三种唤起条件中,自闭症幼儿组在“指点唤起”条件下的追视行为发生率最高。同时,他人的“语言加视线唤起”也逊于这一条件。

  实验结果还显示了在三种实验条件下,“语言加指点唤起”条件最易保持自闭症幼儿组的注视行为。

  Landry & Loveland[20]从他们对5-13岁自闭症儿童的研究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自闭症儿童对要唤起他们注意的指点和语言均无反应。

  而本研究却发现,不同的唤起因素在唤起自闭症幼儿的应答性共同注意时有不同效果。由于本研究的6名自闭症幼儿的平均心理年龄只有23个月,心理发展水平低,对非直观的唤起因素,如语言和视线他们就显得不那么敏感,而直观可见的指点行为就比较能唤起他们的应答性共同注意行为。

  通过相关分析,获得了积极情绪能促进自闭症幼儿的应答性共同注意的结果。在先行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自闭症儿童缺乏共同注意行为的原因在于其言语能力的缺乏[20]。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除了上述因素,与共同注意行为有关联的因素还有自闭症幼儿的情绪。积极情绪与自闭症幼儿的应答性共同注意呈正相关关系,而消极情绪则会抑制自闭症幼儿的应答性共同注意。

  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自闭症幼儿的共同注意特点,与此同时,还为以后对他们的社会认知发展进行教育上的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

  5 结论

  自闭症幼儿组的应答性共同注意的最主要差异在于其指点行为远远少于弱智和正常幼儿组。

  自闭症幼儿组在视线接触上,其反应的敏感性在显著水平上低于正常儿童组,注视的持久性在显著水平上短于弱智幼儿组。

  指点行为最易唤起自闭症幼儿的追视行为,而指点加语言行为最能保持自闭症幼儿的注视行为。

  自闭症幼儿的积极情绪有助于他们应答性共同注意发生,反之,消极情绪则会抑制这样的行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