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交流第一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4|回复: 0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方法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 16: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语的学习特别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且一般会辅之以固定的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而这对于自闭症儿童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在表达时大多面无表情,语调刻板,节律异常。训练中需要为他们提供交际的情境和示范。一般是由辅助人员演示自闭症儿童的交际过程,让孩子模仿。同时把握日常生活中练习对话的良好时机,如老师和自闭症儿童的一段晨间对话:
    ××好。老师好。
    换鞋子了吗?
    换鞋了。
    你吃早饭了吗?
    吃早饭了。
    妈妈呢?
    上班了。
       在这种有意义的语言中,孩子可以很好地练习并有效地应用短语进行交流。
       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在人们的语言中占有较大比例,但复句也是必不可少的。单句主要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另外,“被”字句和“把”字句是比较常用的特殊句式。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以简单句为主,对于语言发展较好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适当增加复句的学习。句子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各种句子的基本结构模式的建立及语调的把握。
       疑问句是自闭症儿童句子表达的难点。因为交流障碍,自闭症儿童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引领交际的话题,因此问句的表达存在困难。开始时自闭症儿童可能只会机械地重复你的话,而不会回答,这时最好有另外一个人引导或示范他说出答案。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在对话交流方面都比较困难,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他们进行大量提问,并逐步引导他们学会主动提问。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也称对话.带有极大的情景性和感情色彩。交谈双方相互借助有声语言及各种丰富的手势、眼神、表情、语调等进行交流和沟通。自闭症儿童对话交流的水平极低。对话交流训练的方法主要有:①绘画形式,很多孩子喜欢看别人画画,并且自己也喜欢画,自闭症儿童的对视觉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并在活动中加入一些语言对话.如“我们画什么呢?谁住在这间屋子里?把桌子放在哪儿?窗帘用什么颜色的?”你在绘画中不断地向自闭症儿童提出问题,为他创设语言交往的机会。如果这个自闭症儿童说话动机不强,你可以想一些办法。例如:你画了一只小白兔,但故意说“看,我画了一只猫”,这可能会引他说出“不对,这是兔子”。选择一些物品的图片,针对图片内容对儿童提问。例如,把楼房、苹果、一杯水、公共汽车的图片放在他面前,再拿一张爸爸的图片给他看。并问他“爸爸住在什么地方?爸爸吃什么水果?爸爸渴了,怎么办?爸爸坐什么车上班?”你也可以选择同类物品的图片,如用牙刷、毛巾、梳子、碗的图片对他提问:“明明用什么刷牙?明明用什么吃饭?明明用什么洗脸?……”如果孩子答对了.就把相应的卡片给他。卡片全拿完以后,给他一个奖励。如果他拿错了,就告诉他正确答案,但不要给他卡片。在活动中,尽量要求他把句子说完整,如“爸爸坐公共汽车上班”“明明用毛巾洗脸”。②游戏活动:老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纸板娃娃,并在另外的纸上画出几套不同的衣服、裙子、裤子等。在活动中,你对孩子说“给娃娃穿红色的衣服,给娃娃戴蓝色的帽子……”让他选择,然后互换角色。③角色游戏:老师和自闭症儿童可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医生和病人、主人和客人、妈妈和孩子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习不同的对话。我们还应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做出决定。这种问题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很有意义,如“你想玩什么玩具?你想吃什么?”开始时,最好给出两个选择物放在他面前。例如“你吃面包还是吃饼干?”“你穿蓝色的衣服,还是穿红色的衣服?”即使他不完全理解选择,但坚持做这种练习,是培养他自己独立思想的好方法。④外出活动是学习语言,增加生活体验的良好机会。在出发之前训练者应做一些准备工作,回来以后还要进行复习。如果你要带他去发信,就要先让他看到把信放到信封里封好,并用图片教他认识邮票、邮局、邮筒等。告诉他你要做什么及整个活动过程:去邮局买邮票,用胶水贴在信封上,投到邮筒里。然后带他去参与整个活动。回来后,再用图片复习一遍,并对他提问“我们去什么地方了?我们去邮局干什么?”⑤围绕主题的谈话:围绕主题的谈话活动是以一定的主题为目的的特殊对话。根据教师事先确定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主题的选择可以是自然和社会中孩子通过观察和学习掌握或部分掌握的内容。例如:关于“春天特征”的主题谈话,可以涉及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们穿着、活动等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谈话是在长期系统的观察以及教师的教学,自闭症儿童逐渐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进行的。主题对话不仅将春天的特征及知识系统化,而且可以让孩子学会表述春天的句子,为以后的讲述活动打下基础。
(3)连贯性语言的表达。
       语言教学中连贯性语言是相对于情境性语言而育的。情境性语言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情境在交谈者之间进行的对话,在此谈及的内容双方都有所了解,不需要连贯和完整,往往伴随一定的表情、手势作为言语活动的辅助手段。连贯性语言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听懂说话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虽然在整个幼儿期,儿童连贯性语言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发展幼儿讲述的能力、技巧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我们语言康复的具体任务之一。培养自闭症儿童讲述活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儿歌朗诵。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的词句简短.结构单纯,内容生动,想象丰寓,有优美的节凑。儿歌是儿童知识的重要来源。大量的儿童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为题材。如有介绍山水草木、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用;也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也有介绍简单的数日和时间观念的。这些知识通过有趣的情节,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出来,易于孩子接受和学习。另外,儿歌的语言简练、形象、口语化,易于儿童模仿和学习。每首儿歌一般是3—7个字为一句,4~12句为一首,用词通俗,接近自闭症儿童的接受水平。而且儿歌讲究韵律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学起来既容易,又便于记忆,是自闭症儿童学习连贯性语亩的开始。②讲故事和看图说话。故事和看图讲述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有条理地叙述事物,加强思维、分析、概括和连贯表达的能力。有些故事中有很多重复的语句,这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形成固定的句式。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把重复的部分留给孩子来说。如《拔萝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拔呀拔呀拔不动”和“××拉着××”这两个句子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孩子往往会对这些不断重复的语言发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模仿。老师在讲故事时要注重表情和语气。例如在说道“拔呀拔呀”时,要做出非常使劲的样子;而说道“拔不动”时,要做出沮丧的表情。对水平较好的自闭症儿童要多对他们提问,老师要设计大量的问题。例如“老爷爷在干什么?爷爷叫谁来了?小狗拉着谁?谁拉着奶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公共平台 :点击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
自闭症咨询

无法注册请点击|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平台|法律顾问:段方磊|北京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